×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最后的反击

第八十二章:“重型狙击”(九)

2049年11月22日16时30分,松山要塞东临岭的北、北偏东、东三个方向同时爆发激烈的战斗。其中,北和北偏东方向同时遭到德军2个机甲战士营的猛烈攻击;东方向亦同时遭到德军2个机甲战士营的猛烈攻击。从攻击的阵势来看,杨矛、汪勇清楚地判明,德军第7特种机甲战士营仍然是对我东临岭威胁最大的敌人。

根据“云起衣侦察小组”的观测报告,德军“凯西特遣群”的第二梯队正越过军炮兵群的火力拦阻线,正向东临岭方向运动。

其实,双方此时都希望有空军进行支援,但,恰恰,由于合成第63集团军参谋长李向龙秘密受领军委的“秘密战场实验”任务,所以,要塞上空从陆战一开始,就始终布满着“特种干扰弹”所撒布的特殊材料。这些特殊材料,对战机的发动机系统危害极大,这让要塞上空方圆30公里内敌机群一时不能靠近。不过,现在坚守要塞的要塞炮兵第1连已经不担任发射特种干扰弹的发射任务,而是由军地地战术导弹旅担负,所以,此时要塞方圆50公里的空域,并不适合双方空军的作战。联军战斗机所发射的巡航导弹、空射型飞弹以及部分由第8集团军群所发射的地地战术导弹,多被密布在要塞各处的“激光发射阵”摧毁。

然而,尽管“激光发射阵”新奇且极有威力,但,联军的空中打击还是对山体的地形地貌乃至地质造成了极大的摧毁。“激光发射阵”并不是万能的。对于这一点,谢科长明白,随着德军的疯狂攻击,“激光发射阵”体系将很快被敌人摧毁,毕竟这种特种的要塞防空体系,首先需要的精确的侦察和观测体系,而恰恰,此时正是地动山摇的时刻。当他刚刚点按东临岭东北山脊上的4个“激光发射阵”后,就马上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其实,此刻,随着德军攻击力度的剧烈增长,“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微将军所说的“集中战斗力威力”于“战略要点”的效果开始呈现出来了。

天空中,大批联军的战斗机在要塞区50多公里的上空盘旋,并发射着导弹,现在,联军的机群重点打击的是63集团军炮兵群,还有军属地地战术导弹群。

而最让人可气的是,在这要命的时刻,咱们的空军在睡大觉吗?谢科长一想到咱们的空军,心里不由生出一团怨气来,就又拿出一根烟来抽。

“蒙参谋,我们的空军还能出动吗?我们还有空战母舰吗?”谢科长打开对集团军的视频通信系统,这样问着作战参谋蒙韬。

“老谢啊,你问我,我问谁去?这仗打得我都不认识了。而且,军长和参谋长在作战的许多细节上,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这些当参谋的,只能干看着。哎……”蒙韬此时也显得很为难。因为,按照以往的作战套路,他轻车熟路,根本不会发出这样的牢骚来。但此时,当他的头顶上炸弹声越来越响时,他觉得实在太窝囊了,真想像过去的步兵那样,端上枪刺,冲入敌阵,杀他个热热闹闹的。然而,现在这场要塞保卫战,根本不是他见识过的演习乃至由演习上升到作战预案中所描述的那样。“老谢,这简直就是科幻战争。不过,你的‘捕兽战术’确实挺厉害的。军长和参谋长都表示严重认同。”蒙韬说完还对着谢科长的头像竖了一下大拇指。然后,也自顾自地抽上了烟。烟雾中,蒙韬的脸色苍白,显得极度疲惫。谢科长注意到这一点。

此时此景,谢科长、蒙参谋,这两位军师两级的作战主管人员,都在默默地抽着烟,为这场他们虽然在科幻片中见到过,但从未经历过的要塞保卫战而思索着。他们各自的身边,参谋们忙的团团转,指挥呼叫的声响此起彼伏。他们俩也确实是难得这么有空发发心中的郁闷。他俩的举动,都被他俩的参谋长在盯着呢。但,两位首长,似乎心有灵犀一点通,都不忍打搅他们的牢骚。

就在他俩相互交换看法时,李向龙看到蒙韬的举动,就悄悄地站在离他不远处,盯了他一会儿。当然,李参谋长也看到了谢科长的头像。他想走向前去直接问问谢科长的看法,想了下,又忍住了。虽然情况报告都说得清清楚楚的,但直接问一下现场的指挥人员,对于上级来说也是应当的。

但,还是让同志们尽快适应吧。想到这一点,李向龙就回身到自己的岗位上了。

那边,军长在拿着话筒讲着什么,甚至时不时发出,“你怎么搞的?损失这么大?你是干什么吃的?”李向龙判断,肯定是地地战术导弹旅和军炮兵群出情况了。

果然,当他尚未走到跟前时,军情报中心主任匆匆忙忙地报告他说:“参谋长,军炮群的基本阵地被敌人摧毁,损失情况正在清点中。据报告,这是敌机群的远程空中打击导致,使用的是反装甲子母弹。”李向龙匆匆浏览一下报告正文,就赶紧到军队那儿了。

戴军长一看他来了,就示意他等一会儿。

三分钟后,军长终于把电话通完了。然后,表情冷峻地对他说:“刚才我接到导弹旅的报告,他们在向预备发射阵地转移途中出事了。两个连被人家端掉了。唉!”军长说完,一屁股坐在座位上,低着头再不说话了。

“军长,这表明我们将无法及时和准确地对要塞实施有效的远程火力支援。”李向龙实在说不出什么来,就直接说出他的判断来。

“是啊。这意味着我们很难坚持到天黑。看来你是对的,我们无法坚守表面阵地。你现在下令,让187师尽可能延迟敌人占领东临岭表面阵地,给他们最大限度的杀伤。虽然我的作战思路可能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我也只能把这坛老酒换个新瓶子,卖给敌人了。”军长的比喻,让李向龙一时没明白过来。他急问,“军长,您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

“哦,我的意思是:我的作战套路虽然落后一点,但我也要把这样的套路的效力发挥到最大。就是这个意思。”军长说着说着竟然笑了起来。他这一笑,让李向龙也轻轻地笑了起来。李向龙知道,军长开始在作战观念上接纳他的观念了。

“我的李大参谋长,下边的指挥,主要看你的。我休息两个小时,你就代理我全权指挥一下。有事多请示政委。”军长此语一出,又把李向龙吓了一跳,虽然他知道军长现在真的对他的这位参谋长刮目相看了,但也不至于全部交权吧。

“参谋长,你不用顾忌。我的意思是,你就全部按照你的思路,该怎么打你就怎么打,包括你要完成的上级的秘密战争实验。我看,咱们的重型狙击连打得不错的。我看了同步录像了。还有,咱们的要塞炮兵也打得很好。你还有什么新奇的招数,全使出来,我不需要面子,我需要你能够给我坚持到天黑。明白了吧。”

明白了。李向龙说出这三个字时,马上觉得肩膀上沉甸甸的,似有千斤。但他的回答让军长甚是满意,然后,他看到军长挥了挥手,就直接躺下去了。军长,确实太累了,毕竟五十几岁的人了。好吧,那我就指挥两个小时吧,不,我要指挥三个小时,一直坚持到天黑,等到那支奇兵的破袭。

李向龙当然知道崔战鼓的破袭计划。但,戴军长并不知道,政委也不知道。首长们让坚持到天黑,是一种习惯性的作法。老一代的军人,都以为天黑就是利于我军夜战的,岂不知,那是过去的观念了。李向龙一边往回走,一边想着这些。然后,不知怎么的,就遇到了蒙韬。

“蒙韬,你休息好了吗?”李向龙直接问。

“报告参谋长,我休息好了。嘿嘿,原来你知道哇。”蒙韬不好意思地搓搓手。

“蒙韬,现在我任命你作为我的助手,随叫随到。明白吗?”李向龙一脸严肃,根本不睬蒙韬的笑。

“明白!参谋长!”蒙韬马上反应过来,一个标准的军礼。

“来吧,到19号大屏幕跟前来。把刚才的炮战小组的参谋全叫来。去吧。”李向龙也没给他回礼,只是轻轻地这样吩咐了一句,就转身向指挥大厅的右侧走去。时不时,有处长和参谋在望着他。他所不知道的是,政委已经把戴军长刚才给他讲的话变成命令了,已经向全体指挥参谋人员内部传达了。

从战争爆发到此刻,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就从一个营级的少校,变成了一个副军级的参谋长,而马上,就能行使一个集团军军长的指挥大权了。他自己简直都不敢想。

一定要打好这一仗,一定要坚持到天黑!他暗自下着决心,然后走到前面他的座位前,一屁股坐了下去。

“李浚萁,你的‘重型狙击战’打法效果究竟如何?一会儿你给我一个报告。”李向龙坐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李浚萁所在位置的视频镜头,直接呼叫着这位年轻的连长。

“报告参谋长,效果总体上不错。尤其是在阵前狙击时,当然,在439.5高地的战斗中也很好。但,目前,恐怕不会太好。”李浚萁说完就没再向下说了。

“为什么恐怕不会太好?”李向龙追问了他一句。

“因为,不管我军的,还是德军的重型火炮的威力太大了,对作战环境影响很大,不仅严重毁灭了我们的观测体系,还毁坏了我们的瞄准体系。我的人员倒是没有伤亡几个,主要是各观测点、各发射点,当然,还有烟幕和地形的改变。反正,一句话,这不是训练场,这是战场。我会指挥我的连,尽力打好的。请首长放心!”李浚萁如实报告。

“放心?我能放心吗?不过,我现在正式命令你,在阵地表面的近战,你们连就不要参加了。能使用多少个观测点和发射点,就支援他们吧。你呢?要把老西给我带回来,当然,你们全连尽可能不要损失了。我需要你们每个人的数据和感受。一小时后,你们就开始撤离战场。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李浚萁回答得很干脆。

其实,李浚萁的军属重型狙击连的真正任务,整个集团军只有李向龙真正知道,那就是:一是实验“重型狙击战”打法,二是测试这种由CTO公司研制的14.5毫米的重型狙击枪的三种弹种。

不过,根据前方传输回来的数据,他们仅仅是测试了两种狙击弹种,还有一种没有测试。

“李浚萁,你什么时候测试C号反装甲狙击弹?”李向龙大声问道。

“报告参谋长,在我们撤离前就测试,不,一会儿就测试。敌人正攻上来了,我先打仗了。”李向龙看到视频图像一下子挂断了。

“连长,C号反装甲狙击弹到底是什么能耐?”老西这样问了一句。

“马上,你就会知道的。”李浚萁挂断参谋长的视频后,心里并不踏实,但嘴上装的很平静。

不过,老西看得出来,年轻的连长还是没法子装老练啊。哈哈。他心里在笑。老西,此时稍事休息会,正在抽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